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们的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能否提出探究问题,能否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应有的关注,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而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探究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会让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科学探究,影响到探究的实效性,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等,这些体验都是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形成的,作为教师——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引领者,必须关注学生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能始终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例如:在学习《蜗牛》一课前 ,教师有意识地带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地去观察小动物,当学生发现了几只小蜗牛后,都会兴奋不已,跑来问老师很多问题: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它像我们一样有牙齿吗?它喜欢吃什么食物? ……这时候教师引导他们:我们这个学期很快就会学到有关蜗牛的内容,不如我们先花几天时间一起来观察蜗牛吧!学生们对蜗牛的生活习性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都迫切想知道原因,就会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为即将开展的探究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探究问题,为验证假设设计出可行的实验,讨论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以及教师真诚的赞誉等等,都会引起学生惊奇、疑问、新鲜、亲近、兴奋、愉悦等情绪,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探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积极地去探求其中的奥妙,
二、提供条件,指导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探究活动大多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才有可能得于开展下去,并取得成功。因此,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在学生探究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是真正使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提高探究的实效,在自主探究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必要保证。
1、提供良好的探究条件
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典型、较为完整的有结构材料,设计一个能满足学生探究需求的典型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调动手、口、眼、脑、耳等多种器官,参与探究过程。 如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物体的沉浮情况,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三组有结构的材料: 准备体积大小相等,重量不同的一组材料;准备重量相等,体积不一样的一组材料; 准备两种体积和重量都不相等的一组材料。这样,学生凭借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实验操作结果的记录,进行比较,采用可能归纳出物体沉浮的条件。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体现在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条件,确保学生探究活动能开展下去。只有在良好的探究条件下,学生探究参与程度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实效性才能增强。
2、加强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
教师材料的充分准备只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客观可能,但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探究的动力不可能持久,再充分的探究材料也是形同虚设, 要想让学生真正在科学探究中,提高科学素质,关键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教师除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条件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教学《植物的根》一课,可先让学生提前在家把一株小树苗栽进一个透明的瓶内,装上水,做出标记,然后用眼观察。过不了几天,学生就会发现“水少了!”由于所发现的问题是学生亲眼观察所得,所以他们异常兴奋。“为什么会减少呢?”教师抓住机会指导学生思考。“肯定被树苗喝了!”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植物能喝水吗?它们用什么喝的呢?”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们纷纷动脑,作出了假设:根在喝水。接着教师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践,想出方法来证明根在“喝”水,并且能看见根在“喝”。不少学生想出在水中加红墨水,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是根在“喝”,并渗透到树苗的各个部位。
由于教师的参与指导,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参与,积极运用各种感官,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做好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这三件事,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问题,获得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 突出学生主体性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体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学生是一个主动参与者。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组织的,在活动中是学生在学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就没有学生的真正学习,更谈不上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发挥。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实效如何,关键就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
科学素养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新教材给老师的选择余
浅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在《科学》课程中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从这一宗旨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小学科学的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此,我们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和猜疑等为出发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探索和实践,让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每一位学生都努力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和精彩。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现代教育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给他参与知识建立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二 注重实践、让学生参与归纳、形成知识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科学不应以接受为主,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实践等活动来认识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采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注
意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的诱发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要尽量结在解释规律上,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和对新知识的探索去发现和掌握规律。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这些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三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探究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知识。。而多媒体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再现功能,能创设一种新颖别致的情境,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
《标准》指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巨大的变化,对科学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科学信息……
”那么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四重视实验操作,体验探究过程
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实验操作不仅有利于儿童更好地获得知识,而且对提高诸方面的技能和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善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都有极为重要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愉快的环境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而合作交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心理效应,激发求知欲。如:水是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的液体。这些属性单凭教师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做一组实验,把水同牛奶、豆浆、酒精等液体作对比研究,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和掌握水的这些属性。再如,揭示空气是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把一根小蜡烛点燃,固定在盛有一层水的水槽里,然后将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点燃了一会儿后就熄灭了,烧杯里的水面上升了一截。这个小实验就说明了空气中至少有两类气体,一类是能够帮助燃烧的,另一类是不能够帮助燃烧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认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靠眼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靠耳听物体发出的声音高低、强弱,靠鼻闻物体的香、臭、气味等,让学生探究其中的奥秘,感知其中的神奇。
对科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运用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学生的实验不能搭花架,走过场,要体现科学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感受,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让每一次实验都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外的时间,联系生活实际,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动手操作,不断探索,从而在自己主动探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了《反冲现象》后,学生课后积极动脑,自己动手,创作发明了“水力旋转器”和“喷气陀螺”。在教学了《摩擦力》以后学生自制了“气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