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日期:2025-01-13 16:49:28 人气:1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A+
热门评论

蓄电池的作用。

蓄电池不仅可以为车辆提供电能,还能储存电能,这是蓄电池名称的由来,供电"和"蓄电"分别对应蓄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蓄电池属于直流电源。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转时,由于汽车发电机不发电或者电压很低,这时候起动机、点火系统及车内用电设备所需要的电能,全部由蓄电池供给,在发动机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向车内用电设备供电。 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汽车用电设备用电量过大,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力时,蓄电池与发电机共同向车内用电设备供电,同时,蓄电池还是一个大容量电容器,可以吸收车内电路中产生的瞬间高压,从而对车内用电设备进行保护。 扩展资料: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它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又称格子体)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密度1.26--1.33g/mlg/ml的稀硫酸作电解质。 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 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简称蓄电池,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4V、8V、24V蓄电池。如汽车上用的蓄电池(俗称电瓶)是6个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 对于传统的干荷铅蓄电池(如汽车干荷电池、摩托车干荷电池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蒸馏水,使稀硫酸电解液保持1.28g/ml左右的密度;对于免维护蓄电池,其使用直到寿命终止都不再需要添加蒸馏水。 有关蓄电池在使用及保养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蓄电池长久不用,它会慢慢自行放电,直至报废。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就应启动一次汽车,给蓄电池充电。另一个办法就是将蓄电池上的两个电极拔下来,需注意的是从电极柱上拔下正、负两根电极线,要先拔下负极线,或卸下负极和汽车底盘的连接。 然后再拔去带有正极标志(+)的另一端,蓄电池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到一定的时期就要更换。在更换时同样要遵循上述次序,不过在把电极线接上去时,次序则恰恰相反,先接正极,然后再接负极。 2.当电流表指针显示蓄电量不足时,要及时充电。蓄电池的蓄电量可以在仪表板上反映出来。有时在路途中发现电量不够了,发动机又熄火启动不了,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向其他的车辆求助,用它们车辆上的蓄电池来发动车辆,将两个蓄电池的负极和负极相连,正极和正极相连。 3.电解液的密度应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按照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4.在亏电解液时应补充蒸馏水或专用补液。切忌用饮用纯净水代替。因为纯净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蓄电池会造成不良影响。 5.在启动汽车时,不间断地使用启动机会导致蓄电池因过度放电而损坏。正确的使用办法是每次发动车的时间总长不超过5秒,再次启动间隔时间不少于15秒。在多次启动仍不着车的情况下应从电路、点火线圈或油路等其他方面找原因。 6.日常行车时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否通气。倘若蓄电池盖小孔被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排不出去,电解液膨胀时,会把蓄电池外壳撑破,影响蓄电池寿命。 7.检查电池的正、负级有无被氧化的迹象。可以用热水时常浇电瓶的电线连接处,并用铜丝刷清理干净,并涂上黄油。 8.检查电路各部分有无老化或短路的地方。防止电池因为过度放电而提前退役。 9.蓄电池禁止亏电存放,若用完了闲置几天再充电,极板易出现硫酸盐化,容量下降。 10.定期检查:定期测量单节电池的电压,若其中有一块电池的电压低于10.5V,此时应找维修站检查或修理,以免损坏另外两块好电池。 11.电动自行车的设计载重量为75KG,避免带过重的物件,在起步和上坡时请用脚蹬助力。 12.冬季电池容量随气温的降低而下降这是正常现象,以20℃为标准,一般-10℃时容量为80%。 13.长期保持电池表面的清洁,存放车辆时禁止曝晒,应将车辆停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14.电池需要长时间放置时必须先充足电,一般每一个月补充一次。 15.车辆在起步、上坡、超载、顶风时用脚踏加以助力,以免大电流放电。 16.充电时要使用专用充电器,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高温和潮湿。 17.请勿使用有机溶剂清洗蓄电池外壳。 18.请勿将蓄电池正负极端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19.禁止过放电:当仪表盘红色欠压显示灯发光时,表明电量进入饥饿区,应及时充电。 20.禁止过充电:充电时间应根据行驶里程长短有所不同,里程越长,充电时间就长,反之则短。 21.蓄电池组若发生故障,请将其送交厂家授权处或有关机构妥善处理。请不要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蓄电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