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如何向孔子学习做一名好老师的读书心得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读】
孔子说:默默提升认识,学习不觉厌烦,教人不知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呢?
【解说】
其一,求知之境。人不能生而知之,只能学而知之。如何学?孔子从自己的学知体验,提出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无取巧之技,无投机之法。默而识之是学习方法,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始于垒土。因此需要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定力。夫子十五岁有志于学,七十岁辍笔《春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其二,授学之道。为人师,当先为饱学之士。与人一斗,己必五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五年功”。孔子能吸引学子,德才俱高,才以服众,德以服心,缺一不能。孔子殁,众弟子怀念其师音容笑貌,有若(字子有)气质形貌“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尽管“曾子以为不可”,还是被子夏、子张、子游等推上师座,以师礼事之。然而,其学问不孚众望,众人怫然,请下师座(《孟子•滕文公(上)》)。有若过世,鲁悼公前往吊唁。
其三,师表之德。为人师,当表率于徒。西周以德立国,以礼兴邦,形成了厚重的礼仪文化。为人师当言教身教并举,一直是中国教书先生的应有之义。孔子成为这一传统的祖师和典范。其诲人不倦,既凸显了为人师表的品德,又包含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所带来的才学功底。《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往往说十二分话,但斯言不悖。
其四,以教为乐。以教师为职业并不难,以教师职业为乐趣就难;以学习为任务并不难,以学习为乐趣就难。以学习授业为乐趣,难上难。干一行爱一行,才能钻一行,精一行,干好一行。这是今人给小学毕业生雷锋的结论,孔子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何有于我哉”——对于我还要什么呢?
【启示】
孔子奉为万世师表,是当之无愧的。他用到老,学到老的治学精神和身范言教的育人精神,为教书育人之业树立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楷模。孔子治学,“学而不厌”,研古如初,学新如痴,晚年嗜《周易》,七十辍《春秋》,成为学无止境的师表;孔子育人,“诲人不倦”,因人施教,循循善诱,教子如徒,为师立范,成为德行仰止的师表。孔门弟子无顽劣纨绔,唯“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14.37],就因这“愬”而已,便被同门不耻。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於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此言不悖。
在温饱无忧且科学昌明的今天,出现了“钱学森问题”。文凭才艺益高,浮躁浅薄愈盛,巧嘴佞舌更甚,理性德行尤缺,此风大有不衰之势。“默而识之”限于教材,“诲人不倦”乐于人云亦云,“学而不厌”在于死记硬背,一份教案一辈子,一套纲要几代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钱学森2005年3月29日谈话)。
孔子留下了一份比《论语》更珍贵的遗产——孔子精神,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回看孔子,你不一定认同他的观点,但一定会佩服他的深度;你不一定肯定他的做法,但一定会景仰他的德行;你不一定接受他的批评,但一定会钦敬他的用心;你不一定赞许他的选择,但一定会仰止他的执著。这就是孔子,儒家秉承了下来,成为前仆后继的经世致用精神。
【思考】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应怎样理解?(师表之德之道)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返,则不复也。”
【译读】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发愤自厉之时,不去启发;不到块垒难消之时,不去开导。给他一个方面的启迪,若不能推知其它三个方面,就不再教导了。
【解说】
其一,人靠教育。自然万物,种群之内,差异最大的莫过于人,因为人进化出至高的智商和情商。由此也决定了人的可塑性极大。个人的才智能力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开发。对于后代,你可以选择婚配;对于父母,你只能传承。因此,对于个人,后天开发与塑造便是唯一选择;对于社会,后天教育与培养便是主要手段。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虽然不一定有这种自觉,但自发地做到了,而且树立了至今没能超越的理念。
其二,启发教育。启发的最根本之处,在于激励自觉的自奋精神。提高自身素养,教育和培养始终只是外力,最终还得内因变化。“宝剑锋从磨砺出”还需要宝剑本身堪磨耐砺;如若甘为生铁,或甘愿锈蚀,外力越大,废弃越快。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返不教,为学生的自我奋发、自我思考、自我感悟,提供了最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环境压力。这是孔子弟子皆高徒的根本原因。
其三,启发途径。孔子这则语录,自叙了启发教育的三大内容:一曰不愤不启;二曰不悱不发;三曰不返不复。遗憾的是,历代没有注意这一点。朱熹说“举一反三”甚为准确,“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却把“愤”“悱”解读成近义反复: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并引程子曰为证:“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论语集注》)其实不然,愤,从心,从贲贲声;贲(bēn),奔者,如虎贲之师,心底迸发也。”另读(bì),美也,饰也;《周易》有贲卦。悱(fěi),从心,从非非声,心中块垒也,即疑团郁结于心之意。
其四,素质教育。孔子的启发式实质是激励:“不愤不启”是鼓励自奋;“不悱不发”是勉励怀疑;“举一反三”是督励旁通。显然“不愤不启”是立足点和出发点。人首先要有自愤的自觉,“不用扬鞭自奋蹄”,才会有“学而习之”[1.1]“学而不厌”的自动意识,进而才会学而思[2.15],学而“悱”,学而识[15.3],学而知[16.9],以致学而达[14.36],学而优[19.13]。这就是素质教育,它抓住了教育人的最根本点。
【启示】
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近年率先提出素质教育的是湖南汨罗市,源于1984年初上任教育局长黄泽南,1996年被认为“汨罗是素质教育的发源地”(《中国教育报》),并普及全国初中高等教育。“素质教育”这个口号很对,但注入实质内容比冠名一个口号要蹇难得多。一二三十年过去了,“中国高校涌动女生潮”,可谓与国际接轨。2006年复旦大学入校女生52.3%;2009年全国女大学生首次超男,在2144余万中占50.48%,女硕士占50.36%;2012年在校2391余万,女生51.35%(其中女硕士多4万人,本专科多50多万)。“钱学森之问”引发2009年公开讨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同没搞素质教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样,依然未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魔咒。其实,教育老祖宗孔子两千年前的就留下了祖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返不复。
这是一种激励式的启发教育:
不愤不启,重在自愤,重在自觉。奋发才能有为,没有自愤之力,没有奋起之志,启发何用?不改变“贤郎更在孙山外”的自卑心态,“一梦醒来万事空”的自流心态,“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自弃心态,“自酌自饮醉何方”的自毁心态,只能启而不发,导而无行。
不悱不发,重在思考,重在怀疑。没有积累,焉能思考,何以怀疑。禅宗讲参悟,参悟缘起于疑情,所谓“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不返不复,即举一要能反三。《周易•蒙》开篇便有类似之言:“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填鸭式的灌输,对于人才培养尤其是精英教育,根本不合适。填鸭教育,对于“技”,至多是技能,而难技艺,更难绝技;对于“才”,至多是才学,而难才干,更难才智;对于“用”,至多是习之,而难游刃,更难创造。
简言之,愤,促愤发,在于发掘兴趣,培养习惯;悱,促怀疑,在于发现问题,思考出路;返,促旁通,在于发达智思,走出创新。
素质教育需要“有教无类”,需要“诲人不倦”,也需要应试考试等等,但这一切必须关在一个笼子里:素质教育是发见特长,发掘潜能,发展优势的启发式教育。孔子的启发原则及其实践,提供了导师对学生全面激励和引导的因人施教范式,作为社会则应该形成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返不复”的教育氛围。
【思考】
孔子“不愤不启”之则,说明了什么?
(引自《启世忠言—我说论语》)
学习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几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跟孔子学当老师》的佳作,掩卷深思,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不知道心灵将往哪里去了。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养育,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人如何体贴“仁心”。在朱熹看来,孔子堪称圣人。朱子所说的一切堪称完美再现了圣人孔子心目中的“大教”,他甚至将“圣人之心”、“圣人之教”与真正伟大的教育视为同一事物,认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都必须“先立大本”,即以圣人或孔子式的“仁心”,来统摄自己的教学活动。“吾之所以为学者,以吾之心未若圣人之心故也。”----朱熹。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中国式的大爱学生,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求学与不息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术与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是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倾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好算得上毫无意义的忙碌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我们的新课改已经向我们说明“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个几千年前孔子曾经倡导的千年古训的深层含义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永远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思路。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
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对教师来说,有学问,行,无需遮掩,是一件多么体贴、畅快的事;没学问,不行,还要“演戏”,是一件多么耻辱、难受的事。
“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以在思考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趋新”或想出更动人并且更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建构新概念,还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让自己一下子安心算了,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了孔子用其教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支配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藉此当上了教师,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难怪他可以心情快乐、底气十足地站在他那座土堆起来的“杏坛”上。“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先生常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可能体会“诲人不倦”的大乐。钱穆,朱自清们似乎没有这样说过,但他们的幸福教师生涯同样是建立在自己不断“为学”的基础之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换言之,“学”实为教学或教师生活之本。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义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体”的教师。
三、更新教学方式,建构生命课堂
带领学生做程式化的教学,难以将师生的生命情怀尽情展现,并达成交融。特别是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了。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生命是人的根本,从古至今,关注和完善生命始终是教育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为一项具有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理应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学习生活的乐趣;理应始终关注生命的差异,关注个体素质的提高,关注人格的健全,始终以成全所有生命中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对于21世纪来说,生命化教学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由孔子缔造,并付诸实施的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这一古典的教学形式其最基本的行动与观念乃是:置身于大自然中,有利于师生美好的生命情怀得到释放与交融,进而又在天地之气的感染下,激发、巩固生命已有的美好情怀,或者养成更加美好的生命情怀。甚至连龌龊环境中污染的心灵都可以得到净化-----此即张载所说的“变化气质”。 孔子之所以喜欢在大自然中教学,其最根本的考虑乃是通过对大自然进行审美,来达到其大教教心的目的。孔子总觉得,仁者、知者是那些爱山水的人,且能依靠对山水的审美来安端、加固自己的清澈仁心。在这一点上他就是榜样。他看见天体运行不止,就能体贴出其中的“健”美,看到大地的广袤无垠,就能感觉出大地具有滋养生灵、承载万物的至上仁德,所以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经常像他这样体贴天地之美。此即《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说到底,天地之所以美,是因为孔子的心美。
今天,“新式学堂”有许多教师与学生都在渴望乃至已在实践,到大自然中去陶冶一下压抑已久的心灵。如何在“新式学堂”程序化的、师生的美好生命情怀备受压抑的现代教学世界中创造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 即因此成为中国教师自19世纪末期就开始遭遇的一大难题。今天的教师同样无法回避它,因此它堪称教学领域的“世纪难题”。当代教师在面对上述“世纪难题”时,首先需要解决的依然是自己的心灵,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心灵,这才是首要的功课,而不是将希望首先寄托于以技术的方式将大自然搬到教室来。能不能去大自然教学不是致命的问题,不过是为了品尝更好的教学形式。真正致命的问题仍是能否诲人不倦、授之以渔,像潘雨廷这样的教师,天地早已在心中,无论身居何处,都能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课来,让学生养成近乎天地的浩然之气。所以,“学”仍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多的“心”与教。在此情况下,学生们也一定会谅解我们不能带他们投入真实的可以触摸到的大自然,而我们自己也不会为无法置身于大自然的审美熏陶而遗憾不止。
四、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和“师生心灵的共鸣”
教育什么时候有最大的教育效能?我想答案同样是:让师生双方产生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将自己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将要耕耘的“学”一句话,是教师先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让教师了了解教师的“学”,然后和学生一起“学”。
向学生传授真正能触及心灵的“渔”,并因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五、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 “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认为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孔子曾有堪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不畏孤军作战的英雄本色以及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一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求知、教学体验过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我们将爱情寄托于求知、教学以外的人与事,也同样可能是失意而回。就内涵而言,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孔子以其一生的经历证明,教学,绝对有如“佳人”一般,可以让深爱着它的教师体验到人间的极致情感。教师可能面对的命运有许多,但从孔子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终极命运乃是:倘若我们有幸能成为孔子式的教师,便可以体会到包含人间至情的教学之恋。
除了我们的心灵需要坚定明晰的信仰,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不能没有孔子或柏拉图式的理想来维系着,否则只有分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话,也绝非真正文明、真正值得爱的教育和国家。这种文明、可爱的教育和国家正需要每一位以传授文化为职业的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倘若不曾有过孔子或柏拉图式的怀抱理想的教师,则中西方的教育与文明史会是怎样的一幅图景?
六、学习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人活在世上,只要心灵不死,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安顿自己的爱。圣人孔子亦是如此。但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竟然将自己的生命之爱献给了被许多人忽视的教学,竟通过教学找到了让其心动的归宿,而且倘若真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职业教育家”,那么孔子还是第一位体验教学之恋的教师,因为所谓“职业”乃是“事业”,是可以视之为生命,将生命寄托于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再倾下去,生命便要消失了,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有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 “理”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正是这些人性力量构成了可以升华的“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爱情。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心意,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值得长期地研究下去。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